全自動智能計量泵(集計量、驅動、智能控制于一體,用于精準輸送液體)長期閑置時,需針對其精密部件(如泵頭、驅動系統、控制系統)進行針對性保養,避免因腐蝕、老化、卡滯影響再次啟用。以下是需要重點保養的部件及保養要點:
一、泵頭及流體接觸部件
泵頭直接接觸輸送介質(如化學藥劑、液體原料),長期閑置易因殘留介質結晶、腐蝕導致堵塞或密封失效。
泵頭主體(缸體、柱塞/隔膜)
保養重點:
徹底清理殘留介質:根據輸送介質類型,用清水或專用溶劑(如輸送腐蝕性介質后用中性溶液)沖洗泵頭,確保缸體內無結晶、沉淀(殘留介質可能腐蝕金屬缸體或老化隔膜)。
防腐處理:若為金屬泵頭(如不銹鋼),沖洗后擦干并噴涂防銹劑;若為塑料泵頭,避免陽光直射(防止老化脆化)。
隔膜保護:對于隔膜式計量泵,需確保隔膜處于無壓力狀態(手動釋放泵頭壓力),避免長期受壓導致彈性疲勞;若隔膜為橡膠材質,可涂抹少量硅基潤滑脂防止硬化。
單向閥與閥球
保養重點:
拆卸單向閥(吸入閥、排出閥),清理閥座和閥球上的殘留介質,檢查密封面是否磨損(若有劃痕需研磨修復)。
晾干后將閥球與閥座分開存放(或組裝后涂抹防銹油),防止長期接觸導致粘連或銹蝕卡滯。
密封件(O型圈、密封圈)
保養重點:
拆卸所有橡膠密封件,用清水清洗后晾干,避免接觸油污(防止溶脹)。
單獨存放于密封袋中,置于陰涼干燥處(遠離高溫和臭氧源,如電機、臭氧發生器),防止老化開裂。
二、驅動與傳動系統
驅動系統(電機、減速器)和傳動部件(如絲桿、齒輪)負責提供動力,長期閑置易因潤滑不良導致卡滯或磨損。
電機
保養重點:
斷電后拆除電源線,清理電機表面灰塵,接線盒內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),并用絕緣膠帶密封接口防止潮氣侵入。
若為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,需定期(每1-2個月)通電運轉10-15分鐘(無負載),防止線圈受潮或軸承潤滑脂凝固。
減速器與傳動部件
保養重點:
檢查減速器油位,若潤滑油不足需補充(按手冊型號添加,如齒輪油),并運轉數圈使潤滑油均勻分布,防止齒輪銹蝕。
絲桿、滑塊等傳動部件:清理表面污漬后涂抹防銹潤滑脂(如鋰基潤滑脂),手動轉動絲桿確保靈活無卡頓,避免長期靜止導致咬死。
三、智能控制系統與電氣部件
智能計量泵的控制面板、傳感器、電磁閥等電氣部件對潮濕、粉塵敏感,需重點防護。
控制面板與顯示屏
保養重點:
用防塵罩覆蓋控制面板,防止灰塵堆積;觸摸屏或按鍵表面用軟布擦拭后貼保護膜,避免劃痕。
若配備鋰電池(用于記憶參數),需充滿電后存放,每3個月補充一次電,防止電池虧電損壞。
傳感器與電磁閥
保養重點:
壓力傳感器、液位傳感器等:拆卸后用密封蓋保護接口,存放于干燥處,避免振動導致元件損壞。
電磁閥:斷電后手動操作閥芯,確保靈活,清理閥體內雜質,接口處涂抹防銹劑并密封。
線路與連接器
保養重點:
整理電源線、信號線,避免彎折或擠壓,裸露接頭用絕緣帽保護,防止氧化銹蝕。
線路穿管或捆扎固定,遠離熱源和尖銳物體,防止絕緣層老化或破損。
四、外殼與附件
泵體外殼與支架
清理表面灰塵、油污,金屬支架噴涂防銹漆,塑料外殼避免陽光直射(防止褪色、脆化)。
過濾器、軟管
拆卸過濾器濾芯,清洗后晾干單獨存放;軟管清空內部介質,兩端密封防止異物進入,避免過度彎曲導致開裂。
保養后存放注意事項
環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室內(溫度5-30℃,相對濕度≤60%),遠離腐蝕性氣體、粉塵和振動源。
定期檢查:每月檢查一次存放環境,更換干燥劑;每2-3個月手動轉動傳動部件,通電測試電機和控制系統(短時間運行)。
記錄與標識:記錄閑置前的保養內容(如密封件更換、介質清理情況),在設備明顯處標注“閑置中”及下次檢查時間。